秋季驱虫要把好“四原则”!
浏览量:13309发布时间:2019-09-03
秋草渐黄
牧场秋季驱虫
“四原则”
无论是散养还是圈养,经过漫长的夏季饲养之后,牛羊体内外可聚集多达20多种常见寄生虫。
动物的体表和体内都有多种寄生虫,这些寄生虫在入冬前如不进行的杀灭,将大量消耗机体营养,使动物消瘦、贫血、黄疸,年春天无法配种繁殖等情况出现。而体表寄生虫使体表被毛大量脱落、皮肤结痂,皮毛废弃,经济效益降低。
每年9-10月,秋草渐黄也是牧场秋季驱虫的关键时刻。
秋季驱虫“四原则”
一、治疗防控具体措施针对性要强
●拟除虫菊酯类:如氰戊菊酯、氟氯菊酯、苯醚菊酯等。主要用于家蝇、蚊、跳蚤、虱及蜱的控制;寄生虫活跃季节通常每1-2周使用一次。
●有机磷类:如敌敌畏、敌百虫、马拉硫磷、辛硫磷、乙硫磷等是广谱体表杀虫药。敌敌畏、敌百虫等因对人畜毒性大、在环境中残留严重已较少使用。目前通常使用、低毒的精制马拉硫磷(如山西双鹰药业的“双鹰螨净”),对人畜等温血动物性高,小中毒剂量是寄生虫的40倍左右;在环境中可降解为无毒成分,对孕畜亦可使用,是国际上推荐的、驱虫剂。
●杂环衍生物:包括蝇毒磷、毒死蜱、二嗪农、亚胺硫磷等。
●脒类化合物:(如双甲脒、新烟碱)主要用于肉牛、奶牛的蜱、螨、虱病控制。
●大环内酯类药物:包括多拉菌素、赛拉菌素、伊维菌素、阿维菌素等,在牧场使用较广泛,是、低剂量的驱线虫与节肢动物药物,对绦虫及吸虫无效,通常需要配合驱绦虫药、驱吸虫药物联合使用。敖其赛(0.3伊维菌素溶液)采用纳米微乳工艺,是目前市场上可饮水的同类产品,适合饮水驱虫给药。
●苯并咪唑类药物:阿苯哒唑(丙硫咪唑)、芬苯哒唑、奥苯哒唑、奥芬哒唑等。目前国内兽医临床使用广泛的是阿苯哒唑,对家畜、家禽体内的线虫、吸虫、绦虫均有、广谱的杀灭作用,对体表寄生虫无效。倍力克为10阿苯哒唑混悬液,采用纳米微乳工艺及特殊佐剂,药效是普通混悬液的180以上;独有的工艺,杀灭虫体后可使用虫体自动排出体外,是牧场驱杀体内寄生虫(吸虫、绦虫、线虫)的理想药物。
二、选择合适的驱虫时间
牛、羊的驱虫应在春季3-4月和秋季9-10月进行;幼畜更好安排在每年的8-10月进行驱虫。为了充分发挥药效,可以在清晨喂药前停食6-12 小时;采用饮水给药时,也应控制禁水时间(10-12小时)。
三、制定科学合理的配合驱虫方案
●灌服:10阿苯哒唑混悬液(倍力克),牛、羊 每10kg体重1ml+伊维菌素溶液(敖其赛),每10kg体重0.67-1ml;一次一疗程。
饮水给药:对养殖规模较大的牧场,可考虑使用饮水给药,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群体给药的目的。根据养殖规模提前计算好用量:每1000斤水分别添加倍力克2瓶(500ml/瓶)+敖其赛2瓶(500ml/瓶)。
●药浴:在体外寄生虫的防控上可考虑药浴。双鹰螨净(精制马拉硫磷溶液)按药浴或喷雾:
初次浴液:按1:1000比例配药(即1kg本品兑水1000kg);
补充浴液:按1:330比例配药(即1kg本品兑水330kg),放置入药池中,将牛羊赶入药池进行药浴,可将体表的寄生虫杀死。
牛羊数量不多时,按1:100兑水,可进行药水刷洗。
疥螨及体表寄生虫问题较严重时,可选择在药浴10天后再加强治疗1次。
●肝片吸虫感染时可考虑使用药物(双鹰甘虫清﹒碘醚柳胺溶液),一次量每kg体重0.2ml使用。
四、加强驱虫后的管理。
驱虫后要备足清洁、适量的饮水,勤于护理和仔细观察驱虫效果;同时,供给营养的饲料、优质青草,发现畜禽异常和出现中毒症状时,要及时进行隔离抢救。对畜禽用药后收集的粪便、垫料要堆积进行发酵处理(双鹰螨净1:100进行喷洒),以杀灭排出的虫体与虫卵,栏舍要清扫消毒。
初秋九月牛羊壮
秋冬季管理的关键时期;通过营养调理、体内外驱虫及生产管理,可保持良好的体况与膘情,大大减少体内外寄生虫数量、减少各类疾病发生,并为来年春季繁殖产好仔打下坚实的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