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项技术提高养羊效益
浏览量:232发布时间:2017-03-09
当前,养羊业正从牧区养羊为主逐渐向农区发展,而农区传统的粗放饲养方式很难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。因此,随着农区养羊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优良品种的引进,大力推广以下6种便于操作的实用技术,可大大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。
人工授精技术优良种公羊不仅价格昂贵,而且采用本交方式配种,容易导致某些疾病的交叉感染和蔓延,使种公羊失去配种能力,基础母羊也会失去种用价值。采用人工授精技术,可以较好地利用种公羊的配种能力,发挥其更大效益。
经济杂交技术利用优良种公羊与本地母羊开展二元或三元杂交,可以生产优良杂交羔羊,育肥生产商品肉羊。杂交羊不仅生长快,饲料报酬高,而且肉质好,售价高,经济效益好。
羔羊补饲和早期断奶技术羔羊长至几周龄后,母羊的奶水已不能满足其营养需要,要早期训练羔羊吃草吃料进行补饲。一般从7日龄~10日龄开始诱食,15日龄~30日龄日喂50克~70克饲料,30日龄~60日龄日喂100克饲料,60日龄~90日龄日喂200克饲料,保证羔羊快速生长,为其早期断奶和后期育肥打好基础。羔羊早期断奶在100日龄进行,迟不要超过4月龄,这样可缩短产羔间隔,增加母羊利用年限内所产的胎数。
饲草加工调制技术传统养羊所喂饲草往往不经过任何加工调制,像玉米秸多数以整株干秸喂养,饲喂后羊的消化利用率低,不仅造成饲草资源的大浪费,而且羊只生长慢、饲养周期长、出栏率低。
舍饲技术农户养羊以往多采用木桩拴系露天饲养,羊群往往出现夏壮、秋肥、冬瘦、春乏的状况。要想增加养羊效益,就应推广舍饲,建造布局结构合理的羊舍或暖棚,给羊群创造一个的生活环境,促其快速生长与增重。
疾病综合防治技术疾病是养羊生产的一大威胁,应搞好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。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,定期驱除羊体内外的寄生虫。注意圈舍的卫生消毒,在日常管理中经常观察羊的精神、饮食、粪便等是否正常,做到没病早防,有病早发现,早治疗。
主要成份
氯硝柳胺
药理作用
本品是一种杀绦虫药,对马的裸头绦虫、叶状裸头绦虫和侏儒副裸头绦虫有良好的驱除作用。对牛、羊的莫尼茨绦虫、无卵黄腺绦虫和条纹绦虫,对绦虫头节和体节作用相同。对犬、猫的犬腹孔绦虫、豆状带绦虫、泡状带绦虫和带状带绦虫,对犬细粒棘球绦虫作用差。对禽的赖利绦虫、漏斗带绦虫有驱杀作用。还具有杀灭丁螺及血吸虫尾蚴、毛蚴作用。
本品的作用机理是由于其抑制绦虫对葡萄糖的吸收,对绦虫线粒体中氧化磷酸化过程的解偶联,阻断三羧酸循环,导致乳酸蓄积,从而杀死绦虫。氯硝柳胺的驱虫作用也可能与其过度刺激线粒体内的三磷酸腺苷酶(ATP酶)的活性有关。绦虫受损程度与药物作用时间相关。
本品内服从胃肠道吸收少,在肠中保持高浓度。少量吸收后代谢成无活性的氨基氯硝柳胺代谢物,主要从粪便排泄。
产品特点
√
√驱虫
√经济
适应症
用于畜禽绦虫病、反刍动物前后盘吸虫病。
用法与用量
内服:一次量,每1kg体重,牛40~60mg;羊60~70mg;犬、猫80~100mg;禽50~60mg。
规 格
0.5g
包 装
100片×80瓶